據外電報道,上周四(1.21)一位行業部門領導透露,中國海關總署和特鋼行業部門正在為一些合金和特鋼品種編制新的海關編碼,主要涉及彈簧鋼、齒輪鋼和軸承鋼。
據悉,僅含有鉻等微量元素的鋼材品種可能會從特鋼品種中剔除出來,這樣單純含微量鉻等元素鋼材品種將不再享受9-13%的出口退稅。
該行業領導表示,對特鋼的海關編碼進行細化有助于對鋼材出口進行更精確的統計,并能更準確對鋼材進行征稅或退稅。
據統計,2015年1-11月份不屬于特鋼范圍的“含鉻”類鋼材出口量約為3500萬噸,約占鋼材出口總量的35%。
對于該政策何時出臺,目前尚無確定消息。
事件描述
鋼聯資訊1月22日文章“據外電報道,僅含有鉻等微量元素的鋼材品種可能會從特鋼品種中剔除出來,這樣單純含微量鉻等元素鋼材品種將不再享受9-13%的出口退稅。對于該政策何時出臺,目前尚無確定消息。
事件評論
出口占比高位,退稅取消預期有助加速出口:自含硼鋼出口退稅政策取消以來,含鉻鋼出口增速不斷提升,目前含鉻鋼占鋼材出口比重達35%(Mysteel統計2015年前11月),與13/14年含硼鋼出口占比(30%-40%)相當。與含硼鋼一樣,絕大多數含鉻鋼出口并非基于其特殊性能考慮,而更多在于借此獲取9-13%出口退稅。雖然含鉻鋼出口退稅政策是否以及何時取消尚無定論,但根據2014年含硼鋼出口退稅政策取消經驗,市場一旦形成某品種鋼材出口退稅政策取消預期之后,相關品種在退稅政策正式取消之前會有加速出口行為,因此,預計此次含鉻鋼出口退稅政策取消預期也會有相同的短期刺激其出口增長的作用。只不過這種加速效用會在臨近退稅政策取消階段表現的更為明顯。
鋼價已過快跌階段,退稅取消時出口應回落:從理論上講,由于出口退稅政策預期提前透支了出口需求,在退稅政策正式執行后,出口量應有回落。不過,在含硼鋼出口退稅政策2015年正式取消后,我們并未看到鋼材出口出現回落。
本質原因在于,鋼材出口是在國內外需求疲弱而國內更差的情況下,因國內鋼價跌幅更大,擴大了國內外鋼價價差而被動增長的,含硼鋼出口退稅不過是增加實際價差空間的手段而已。2015年國內鋼價跌幅顯著擴大至28%,成功彌補了含硼鋼出口退稅政策取消的不利影響,由此導致全年鋼材出口仍增長20%。而對于含鉻鋼而言,由于我們很難指望已經連續兩年大幅下跌且至歷史低位的鋼價未來仍將繼續大幅下跌,因此,屆時含鉻鋼出口退稅政策果真取消,預計短期會造成鋼材整體出口出現一定程度回落,特別是相比含硼鋼、含鉻鋼幾十元添加成本而言,如果其他合金添加成本過高,這種回落或許將更加明顯。
出口被動增長本質不變,退稅取消長期無影響:一方面,正如含硼鋼出口退稅政策取消之后,含鉻鋼出口比重迅速提升一樣,當含鉻鋼出口退稅政策取消之后,只要出口退稅效應大于添加成本,也一定會有其他合金鋼出口占比提升。
另一方面,只要國內鋼價繼續跌幅更大,我國鋼材出口量也就仍有提升空間,個別品種出口退稅政策取消在長時間范疇內并不是影響鋼材出口的決定性因素。不過,無論怎樣,被動增長的出口始終難以改變國內鋼鐵行業景氣格局。